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汪友若)9月11日,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发表最新观点称,近期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一周半的路演后发现,当前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兴趣远高于2021年至2024年间。投资者的兴趣不仅体现在指数层面,而且体现在特定主题和结构性机会方面。人工智能、人形机器人、生物科技以及新消费成为最受关注的主题。
王滢称,和美国投资者交流发现,超过90%的投资者明确表示愿意增加中国市场配置,这一比例为2021年初以来的最高。她认为,多重因素共同推高了这一投资意愿。
首先,中国在人形机器人、生物科技、新药研发等细分赛道已占据全球领先地位,国际投资者必须正视并参与这一市场。其次,中国政策层持续发力稳增长、稳股市。再次,中国市场的流动性显著改善,这有助于延长行情持续时间。最后,实盘配资排行榜当前投资者的组合过度集中于美国市场,分散化配置的需求上升。
王滢提及,当前美国投资者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美股存托凭证(ADR)与互联网板块,而是开始关注在岸A股。过去受交易时段限制,美国资金主要聚焦以ADR形式于美股上市的中概股。然而,AI、半导体、人形机器人、新消费等主题近年更多只在港股与A股交易。此外,一些量化基金与宏观基金会选择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等工具进入中国市场,以便更高效地参与。
尽管投资者兴趣大幅提升,但美国资金回流中国市场的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。王滢认为,许多美国投资者需要时间在个股层面“补课”,尤其在人形机器人、自动化、新消费等缺乏美股对标品的领域。摩根士丹利的资金流向与仓位数据显示,美国投资者管理的三类基金中(全球基金、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和亚太市场除日本外基金),全球基金、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后续加仓中国市场的空间更大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财盛证券观点